锚定职业教育航向 贵州工程职业学院十年砥砺铸华章
时间:2025-10-23 08:21 来源:贵州工程职业学院
踏入贵州工程职业学院,葱郁的绿树沿步道舒展枝叶,现代化教学楼与实训楼在校园中错落排布,教室里琅琅书声入耳,实训中心内师生们凝神专注于技能操作,蓬勃的学习朝气与务实的育人氛围在校园每一处流转。自2015年启校办学以来,这所年轻的高职院校始终秉持“探工程之理、索职业之道、塑时代新人”的办学宗旨,历经十载深耕,已蜕变为规模可观、特色鲜明、口碑卓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正以昂扬之姿向着更高办学目标疾驰奋进。


作为重庆凯恒实业有限公司旗下企业斥资7亿元打造的高职院校,贵州工程职业学院于2015年5月获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不仅具备独立颁发专科学历的资格,更肩负着贵州省职业技能鉴定评价单位、铜仁市职业技能定点培训基地的重任。如今,学校规划占地800亩,已启用630亩,24.5万平方米的建筑空间里,近1.3万名在校生在此追逐梦想;为高质量教学筑牢根基。“厚德重能、知行合一”的校训深深融入师生日常,“推崇时代风尚、优化育人环境、共建精神家园” 的校风蔚然成风,为学校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活力。

学校实训楼群
党建引领,是学校稳健发展的“定盘星”。学校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均由铜仁市委直接选派,6个党总支、15个党支部、168名党员构建起坚实的党组织战斗堡垒,且已落实党委书记进入董事会的要求,将党的领导深度融入办学治校各环节。通过与贵州开放大学党委开展“一对一”结对共建,在机制体制共建、党建资源共享、人才培养共促等方面深化合作,学校积极探索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党建共建的全新路径。与此同时,学校全力打造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色品牌,在枫香溪会址、中共黔北工委旧址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在德江傩堂戏博物馆建成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行走的思政课”成为立德树人的鲜活载体。用扎实过硬的党建工作,在民办高校树起了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旗帜。

学生们在傩戏博物馆研学
规范的管理体制,是学校高效运转的“压舱石”。学校以《贵州工程职业学院章程》为核心,构建起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法人治理结构科学规范。9名校领导均拥有丰富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经验,其中7人具备高级职称,校长作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铜仁市管专家,带领团队形成“专家治校、教授治学”的优质格局。在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党群、行政、教学、教学辅助等各类机构设置完备,马克思主义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工程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及基础教学部各司其职,图书馆、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等单位协同联动,共同保障办学秩序井然、育人工作稳步推进。

护士节活动
紧扣区域发展需求,学校在专业建设与实训基地打造上精准发力。围绕全省“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及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学校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近年累计停招淘汰12个不符合发展需求的专业,新开设 11个贴合产业发展趋势的专业,重点打造智能制造、汽车工程、健康管理、数字财经、现代服务5个专业群,覆盖25个专业,其中3个专业获评校级“金专”。为强化实践教学,学校建成智能制造、汽车、建筑、护理、药学等11个实训中心,配备近5000个校内实验实训工位,实验实训设备总值超6000万元;随着6栋新建实训楼投入使用,智能机械技术、工业智控、数智化汽车技术等工学一体化实训基地陆续落成,为学生锤炼过硬技能搭建起“实战”平台。

学生们正在实训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学校培育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之举”。目前,学校已与德江县人民医院、长城汽车、立讯精密集团等10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与德江县人力社保局携手共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通过“引企入校”模式,与法国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共建机电技术实训中心,与天津百智云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共建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还建成直播电商产学研中心、智能制造产教融合中心,无人机应用技术实训中心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在学历提升与终身教育领域,学校大力发展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现有成教学生3000余人,为学子成长与社会人员学习搭建起广阔平台。

学校实训中心一角
十载办学路,硕果满枝头。在技能竞赛领域,学校师生近年斩获省市级一等奖21项、二等奖71项、三等奖192项——2023年,在贵州省第五届学生运动会5000米打破省破纪录,1500米第一名,在第二届“典阅杯”全国高校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能力大赛中摘得一等奖;2024年,在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市场营销、中药传统技能项目双双拿下省级一等奖,其中中药传统技能项目更代表贵州征战全国赛,2024年贵州高校羽毛球比赛女子组(单人)第一名,全省大学生接力赛个人赛第一名,贵州省大学生田径赛5000米第一名;2025 年,又斩获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12项,以及 2025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贵州省赛银奖1项、铜奖5项等佳绩。在教学科研领域,学校累计报送各级课题立项39项(含省级10项、市级9 项),还先后荣获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技能贵州”省级示范性人才培养方案立项、省级教育优秀典型案例等荣誉。

学生们参与职业技能大赛
招生就业“进出两旺”,彰显学校办学实力与社会认可度。2021至 2024年,学校招生与就业工作持续向好,即便2024年高职招生面临挑战,中高职贯通培养与专科函授教育仍招收入学近3000人;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就业去向落实率达95.68%,企业满意度96%,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满意度95%,学校因此荣获省教育厅“就业工作最佳创新奖”。此外,近五年共有1105名毕业生升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269名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用青春诠释责任与担当。

学生参与招聘双选会
扎根地方、服务地方,是学校始终坚守的初心使命。建校以来,学校积极承接德江县扶贫办、住建局、卫健局等部门的培训任务,圆满完成雨露计划致富带头人培训、农民工培训、农村工匠培训、卫生健康人员培训等项目;2024年,还承办了铜仁市第十三届职业(技工)院校技能大赛电子商务、建筑CAD、建筑工程识图、工程测量4个赛项,并与德江县文联共同承办由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铜仁工作组德江小组主办的学校客座教授林汉筠散文集《岭南读碑记》《黔地行记》首发式暨分享会,为地方文化传承与技能提升贡献力量。“建一所高校,兴一片城区”,学校不仅优化了德江县教育结构,完善了当地教育体系,还为德江县培养350名基层工作人员,助力脱贫攻坚;累计投入7亿元建设资金、3亿余元办学支出,带动1万余名县外师生流入,带来近6亿元直接消费,缴纳税金和社会保障金4000余万元,直接或间接提供约2000个就业岗位(其中贵州籍 1000余个),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校园航拍
站在十载办学的新起点,贵州工程职业学院目标清晰、步履铿锵。贵州工程职业学院董事长赵泽辉表示:“未来,学校将向着‘特色鲜明、贵州一流、全国知名的民办高职院校’愿景迈进,全力争取纳入新一轮省级‘新双高’建设立项单位,稳步推进本科职业大学创建工作,在职业教育的赛道上继续策马扬鞭,为贵州乃至全国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书写更加精彩的育人篇章。”
全文均转自动静新闻
上一篇: 暂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