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学部

语润职业路,声绽职场光 ——基础教学部组织召开“普通话+职业技能”融合赋能专题讲座

时间:2025-09-22 09:46 来源:基础教学部浏览:

语润职业路,声绽职场光
——基础教学部组织召开“普通话+职业技能”融合赋能专题讲座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响应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要求。9月18日,基础教学部联合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学术报告厅举办“普通话+职业技能”融合赋能专题讲座。讲座由语文教师李睿主讲,中国语言文学教研室副主任甘婷婷、外国语言文学教研室副主任路露及全体语文教师出席,部分学生参与。旨在推动师生普通话应用能力与职业素养协同发展,服务学校职业教育需求。
 语润职业路,声绽职场光 ——基础教学部组织召开“普通话+职业技能”融合赋能专题讲座(图1)     
(图1:活动现场)
       讲座伊始,李睿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内涵与规范”“推广普通话的时代意义”“发音技巧与实用提升方法”“普通话与职业场景的适配路径”四个方面展开。她将语言文字学习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职业发展相联结,直击师生未来需求。她的分享不仅引导师生以实际行动做新时代语言文字的传承者和推广者,更让全体师生明确了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
语润职业路,声绽职场光 ——基础教学部组织召开“普通话+职业技能”融合赋能专题讲座(图2)  
(图2:学生分享)
       随后,三位学生代表结合实践分享感悟。第三届贵州电商“旭日直播新青年”省级银奖获得者、药学院23级学生李冬秀通过视频阐述:普通话是打破地域隔阂的工具,更是传播贵州文化的“纽带”;校级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护理学院24级学生王倩指出,普通话是保障护理质量、提升服务水平的“核心职业技能”;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获得者,大数据与会计24级学生尹本鑫强调:普通话是打通职业通道的“技能之语”、破除乡村振兴信息壁垒的“沟通之桥”、承载乡情的“文化之舟”。
       最后,中国语言文学教研室副主任甘婷婷作总结发言。她将普通话比作产品讲解的“助推器”、护理服务的“暖心剂”、乡村振兴的“连心桥”,强调其能让专业表达更精准、职业形象更鲜明,印证了“普通话+职业技能”可产生“1+1>2”的融合赋能效应。她强调中国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勇于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不仅要学习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更要自觉弘扬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意识。
       语言文字事业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石。希望大家以此次推普周为起点,立语言之志,将普通话作为职业“敲门砖”;践融合之道,在实训中锤炼语言能力;传文化之美,让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生生不息。
 
       供稿:基础教学部
       一审:朱旭芳
       二审:安国民
       三审:李   磊